弱視不一定是“絕癥”
在很多人眼里,弱視幾乎是等同于“絕癥”一般。由于對弱視的了解不夠全面,弱視被很多人當成是一種無法治療的疾病。但是據眼科專家何光華介紹,弱視并不完全是一種不可逆的視力狀態,只要發現的及時,治療的方法科學,弱視是有可能治愈的。
弱視是較為常見的兒童眼病,發病率為3%左右。由于其癥狀與近視相似,因此導致很多孩子的弱視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有些雖然發現了,卻因家長重視不夠,或是縱容孩子不按要求訓練,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另外,弱視僅發生在視覺尚未成熟的嬰幼兒時期。因在視覺發育的關鍵期(3歲以前)和敏感期(6~8歲)是視覺發育的最快時期,同時也是視覺在遭受異常環境刺激最易產生永久性損害的時期。因此,在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和敏感期以內及時矯正屈光不正、屈光參差、斜視及去除視覺剝奪因素是預防弱視發生的根本辦法。
愛迪眼科醫院何教授講到:“作為家長應多觀察孩子的視力狀況,一旦發現孩子眼睛有問題,如小兒眼睛呈凝視狀態、眼睛不能追隨目標、有眼球震顫等情況,就要立即去醫院找眼科醫生檢查。父母應建立起帶幼兒做定期眼睛體檢的意識,最晚孩子3歲就應該進行一次視力檢查。”這樣如果可以做到及時的發現弱視疾病,就能更好地對癥治療。
千萬不要覺得弱視只是一個小問題,等到它真正成為大問題的時候,那可能就真的是“絕癥”了。一部分低視力兒童如果能提早發現,并進行合理治療,是可以獲得有效視力的。
上一篇:孩子弱視,家長應該做些什么?
下一篇:先天性弱視可以治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