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導致了弱視治療的失???
弱視,是十分常見的額一種兒童視力問題,是一種對兒童危害極大的視力發育障礙性疾病。數據顯示:在我國弱視發病率在3%--5%,如早發現早治療,總治愈率達73.32%。很多家長十分擔心,現在科技如此發達,治療弱視的技術也十分先進,那為什么弱視的治療還會出現失敗的現象呢?下面我們看看眼科專家是如何介紹的?
眼科專家何光華說到,弱視治療的成功與否,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具體說來,導致弱視治療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家長認識不夠:
好多家長都以為不影響外觀往往很輕視,對弱視的嚴重危害性認識不夠,以為人長視力也會隨之增長,常常抱有長大就會好的思想。相應對策:做好弱視的健康宣教,尤其對弱視的首診病人更要耐心的闡述弱視的病因與危害以及弱視治療和年齡的密切關系,使家長提高認識,引起對患兒的重視。
2.意志力不夠堅定:
通常弱視患兒在治療早期視力提高比較明顯,家長也比較滿意,但到后期視力增長往往會出現一個平臺期,而停滯不前,家長堅持一段時間后便失去耐心和信心而放棄治療,使治療半途而廢。相應對策:告訴家長這是弱視治愈的一個必經之路,等過了這一時期,視力將會進一步提高。鼓勵家長要有信心面對治療。
3.回復后不注意鞏固:
當弱視治療出現平臺期或者視力恢復到1.0時不鞏固即放棄治療,眼鏡和眼罩也隨之時帶時摘,造成視力下降,而當孩子學習和生活中出現不便時,家長則猛然醒悟,又重新給孩子治療,這時等于又從頭開始,不但浪費了金錢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錯過了孩子最佳的治療時期,從而使視力增長更加困難。
4.年齡大的兒童容易放棄治療:
受舊觀念的影響,對12歲以后的弱視患兒常抱有治療無望的態度而輕易放棄。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治療設備的不斷更新,12歲以上患兒治愈率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對大齡弱視患兒應對家長闡述其搶救治療的意義,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盡量多挽救一個孩子的未來。
另外,弱視患兒的敷衍治療是治療成功的絆腳石,即戴眼鏡和眼罩是給醫生和家長戴,當面戴,背后摘,機器訓練也不認真不堅持。
在弱視治療當中應全力做好做通孩子的工作,取得孩子的配合,減少未來的遺憾。因弱視治療失敗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爭取每個孩子的成功治療是每位眼科工作者及家長的重要職責。
上一篇:弱視早知早治,治療科學得當
下一篇:別讓孩子因弱視變成睜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