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渾濁
- 概述
- 病因
- 診斷
- 治療
-
什么是角膜渾濁?
角膜混濁,角膜渾濁可發生在淺表角膜的任何部位,形態各異,若渾濁部位在瞳孔區,可影響視力。
角膜是無血管結構的透明組織。透明是角膜組織的最大特征,是擔負其生理功能的基本要素。一旦因外傷或有害因素影響,使其透明度喪失發生混濁,就會引起視力障礙。
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當受到損害后,透明的組織上出現灰白或乳白色渾濁,稱為角膜渾濁。角膜渾濁可發生在淺表角膜的任何部位,形態各異,若渾濁部位在瞳孔區,會影響視力。
-
引起角膜渾濁的原因有哪些?
角膜的透明性主要是依靠其組織結構的光學一致性。因此具備上皮和內皮的完整、角膜基質板片的排列整齊、角膜組織恰當的含水量以及角膜組織無血管等條件,才能維持其透明性。故凡某些因素破壞了上述基本條件,均可造成角膜混濁。如炎癥導致細胞浸潤或不透明物質沉著、過多的水分通過損害的角膜內皮滲入角膜實質、某些病變引起的角膜新生血管或瘢痕組織破壞了角膜板片及上皮排列的規則性等。
1.先天性
2.感染性包括細菌、真菌、病毒所致的角膜炎、角膜潰瘍。
3.外傷性角膜穿孔傷、挫傷、爆炸傷、化學燒傷、熱燙傷等。
4.變態反應性如泡性角膜炎。
5.變性或營養不良性如角膜老人環。角膜帶狀變性、格子狀營養不良、角膜軟化等。
6.瘢痕性角膜云翳、斑毅白斑、粘連性血斑、角膜葡萄腫等。
7.角膜腫瘤原發者少見,絕大多數起源于結膜或角膜緣。
8.其他角膜混濁屬其他眼病的體征之一。如角膜水腫、角膜后沉著物、角膜新生血管。角膜血染、克一佛(Kayser-Fleischer簡稱K-F環)色素環、翼狀胬肉等。
角膜混濁一般通過視診即可以被看到。輕者似蒙著紗幕樣略呈灰霧狀,重者呈磁白色。然而極輕微的混濁尚需經特殊檢查才能發現。角膜混濁可以是全部,也可為局限性。只要發現混濁,應進一步了解其性質。
-
角膜渾濁的臨床表現和診斷
一、病 史
要了解眼別、發病時間、詳細癥狀。如角膜混濁伴眼紅、羞明、流淚、磨痛,視力減退則為角膜炎癥特征。如有外傷史應詢問受傷的具體
情況,如農作物致傷者,有可能是真菌感染。有角膜異物剔除史,角膜潰瘍進展迅速者,要注意綠膿桿菌感染。若角膜混濁多為雙眼,無刺
激癥狀且有家族史,則有角膜變性之可能。曾有外傷或角膜炎史,無任何刺激癥狀,僅有視力障礙,則可能系角膜瘢痕。
二、體格檢查
有些角膜病變是全身其他疾病引起的。如感冒可引起療疹性角膜炎,帶狀皰疹可波及角膜,營養不良的嬰幼兒由于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角膜
軟化癥。因此應重視全身體檢,有利于診斷。
眼部檢查:可用手電配10倍放大鏡檢查角膜病變。詳細病變尚需依靠裂隙燈顯微鏡配合熒光素染色進行觀察。如角膜炎性混濁主要是細
胞浸潤和水腫,故混濁區邊界不清,表面失去光澤伴睫狀充血。若為角膜瘢痕,則無睫狀充血,角膜混濁境界清,表面有光澤。熒光表染色
炎癥者著色,瘢痕由于上皮完整,無著色表現。在原白班基礎上出現鈣質沉著等,則為角膜變性或營養不良。
三、實驗室檢查
1.刮片及培養 角膜潰瘍刮片迅速了解致病菌,結膜囊分泌物做細菌或真菌培養。
2.細胞學檢查 潰瘍刮片細胞學檢查,病毒呈立體橢圓形。熒光顯微鏡下感染的細胞漿及核呈黃綠色熒光。
3.血清學檢查 對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診斷有意義。
四、器械檢查
裂隙燈顯微鏡配合熒光素染色檢查有助診斷。
-
角膜渾濁的預防和治療
當今的角膜混濁有七成來于外傷,未得到及時正確處理,引起各種角膜炎,化膿、潰瘍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混濁,阻擋光線到達感光屏視網膜,呈現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或致盲。筆者近10年門診統計角膜混濁病2783例,其成因有85%主訴:瞇眼、擦傷等微小損害,忽視及早就醫,2~5天內明顯羞明流淚,眼瞼腫脹磨痛等時方想就醫。初診時角膜大面積化膿潰瘍,盡管采取最佳治療方案,也難避免角膜斑翳或角膜白斑之苦。此類小傷城鄉均較常見,貴在及時正確處理,防止用手揉造成損傷和感染,及時點眼藥水殺滅化膿菌,預防引起起發炎。
近年兒童玩具槍、帶針頭廢注射器損傷角膜病例大增。輕者留下角膜白斑,重者以全眼內炎告終。應當加強管理教育,嚴防致傷。美容化妝濫用睫毛油等物品,引起角膜損傷留下混濁者逐年增加,認真防護可避免受害。
推薦文章
糖尿病眼病如何防治?嚴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有人……[詳細]
- · 黃斑病變能治嗎?
- · 近視手術全覆蓋
- · 哪些眼病需做角膜移植手
- · 連浩教授赴尼泊爾邊陲小
- · 高度近視生活中有哪些注
- · 激光小梁成型術 治療青光
- · 開眼角的注意事項
- · 兒童斜視需不需要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