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
- 概述
- 病因
- 診斷
- 治療
-
什么是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是指當眼球調節松弛狀態下,來自5m以外的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后,不能在視網膜上清晰成像者。它包括遠視、近視及散光。
-
引起屈光不正的原因有哪些?
屈光不正的病因:
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遺傳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當然不合理的用眼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又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書、寫字的姿勢不正確,或光線不好,造成眼與書的距離太近,或看書時間過長,或走路、坐車看書等都可造成眼睛過度疲勞,促成屈光不正。
-
屈光不正的臨床表現和診斷
癥狀表現及分類:
近視臨床表現:輕度或中度近視,除視遠物模糊外,并無其它癥狀,在近距離工作時,不需調節或少用調節即可看清細小目標,反而感到方便。但在高度近視眼,工作時目標距離很近,兩眼過于向內集合,這就會造成內直肌使用過多而出現視力疲勞癥狀。
遠視臨床表現:遠視眼的視力,由其遠視屈光度的高低與調節力的強弱而決定。輕度遠視,用少部分調節力即可克服,遠、近視力都可以正常,一般無癥狀。這樣的遠視稱為隱性遠視。稍重的遠視或調節力稍不足的,因而遠、近視力均不好。這些不能完全被調節作用所代償的剩余部分稱為顯性遠視,隱性遠視與視之總合稱為總合性遠視。遠視眼由于長期處于調節緊張狀態,很容易發生視力疲勞癥狀。
視力疲勞癥狀是指閱讀、寫字或作近距離工作稍久后,可以出現字跡或目標模糊,眼部干澀,眼瞼沉重,有疲勞感,以及眼部疼痛與頭痛,休息片刻后,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此種癥狀一般以下午和晚上為最常見。嚴重時甚至惡心、嘔吐。有時尚可并發慢性結膜炎、瞼緣炎或麥粒腫反復發作。
散光臨床表現:屈光度數低者可無癥狀,稍高的散光可有視力減退,看遠、近都不清楚,似有重影,且常有視力疲勞癥狀。
-
屈光不正的預防和治療
注意事項
屈光不正的患者都希望能早日摘下眼鏡,但并不是所有的屈光不正患者都能進行手術治療,術者必須嚴格掌握屈光性角膜手術的適應癥。
受術者年齡應在18歲以上,40歲以下,因為18歲以下眼睛尚處在發育階段,屈光度還會發生變化;60歲以上可以在作白內障手術的同時用人工晶體矯正屈光不正。屈光度數穩定在2年以上,盡量排除進行性近視。矯正視力0.8以上;無其他眼病及眼科手術史,身心健康;無影響傷口愈合的全身性疾病;患者自愿接受并能配合治療。
術前還應進行眼科常規檢查、散瞳驗光、角膜地形圖檢查、角膜厚度檢查、主觀驗光等周密的檢查,戴角膜接觸鏡者需脫鏡2周以上再進行檢查。如已決定行屈光性角膜手術,應明確告訴受術者各種術式的優缺點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患者也應三思而后行
推薦文章
糖尿病眼病如何防治?嚴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有人……[詳細]
- · 黃斑病變能治嗎?
- · 近視手術全覆蓋
- · 哪些眼病需做角膜移植手
- · 連浩教授赴尼泊爾邊陲小
- · 高度近視生活中有哪些注
- · 激光小梁成型術 治療青光
- · 開眼角的注意事項
- · 兒童斜視需不需要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