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移植
羊膜移植于缺損的眼表,提供一個含基底和基質成份的膠質支架,使增殖的上皮細胞可在其上擴展及移行;羊膜產生的gb4、gb9、gb11等單克隆抗體,有助上皮細胞的增殖、移行和分化,有助于角膜上皮缺損的修復;并且,羊膜有助于角膜緣干細胞的增殖并提供一個適合其生長的微環境,因此,羊膜移植可以促進正常結膜、角膜上皮化,達到真正結膜及角膜眼表的重建。
青光眼是眼科一種常見的、復雜的、致盲率很高的疾病,目前,手術是治療該病的一種重要手段,其中小梁切除術和非穿透小梁切除術是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和開角型青光眼的兩種主要濾過術式。青光眼濾過術的成功與否要看周圍外濾通道及手術區有無被增生的纖維組織堵塞,也就是濾過通道及濾過泡有無被瘢痕化。
目前,在小梁切除手術中,很多術者用5-氟尿嘧啶或絲裂霉素等抗代謝藥物來抗瘢痕的形成,但這會導致角膜毒性反應、結膜傷口滲漏、持續性低眼壓、濾過泡蒼白等不良作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抗青光眼手術,術中聯合應用sk-gel或膠原等生物膠,可使手術效果更好,但由于這些生物膠來源有限、價格昂貴而令此術式難以普及。
羊膜基質中含有抑制tgf-β信號傳遞和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分化為纖維細胞的成份,從而減少濾過通道及濾過泡的瘢痕增生;羊膜中含有多種蛋白酶抑制劑如:α1-抗胰蛋白酶、α2-巨球蛋白、α2-纖維蛋白溶解抑制劑等可以阻止己分離或破損組織表面的粘連,有利于濾過通道的通暢和濾過泡的形成、維持。再者,羊膜基質自身為一層膠原結構,可以隔開鞏膜瓣和鞏膜床創面,阻止創面的纖維組織粘連和增生,同時羊膜還具有清除炎癥細胞,減輕炎癥反應和降低血管化等特性。國內眼科醫生利用羊膜這些特性而把羊膜應用于小梁切除和非穿透小梁切除術中去,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用羊膜代替抗代謝藥物,可減少眼部的不良作用,用羊膜代替生物膠,使手術成本下降,令其更易廣泛開展。